第二組組員: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三A  林佳慧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三A  盧昱璇

 

 

壹、立法院介紹

一、立法院簡介

立法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的國家立法機關,成立於1928年,於1948年因應行憲而改為現制。

根據孫中山先生五權分立原則,國家擁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權,因此分設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而人民則擁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行憲之初,立法院僅擁有制定與修改法案、和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等權利;國民大會掌握了領土變更、修憲、正副總統罷免等權利。自1990年以來的七次修憲,國民大會的權力逐漸縮減,而最終於2005年國民大會停止運作,並將其大部分權力轉移至立法院。因此,立法院為中華民國唯一的國會。

現任的第八屆立法院共有113席立法委員,任期從2012年2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現有缺額1席。

二、立法院之職權

      立法院職權可概括分為下列十一項:

(一)立法權
(二)修憲及領土變更提案權
(三)預算案、決算案審查權
(四)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決議案的審查權
(五)人事同意權
(六)緊急命令追認權
(七)對行政院的質詢權
(八)對行政院院長的不信任權
(九)副總統缺位時的選舉權
(十)對總統、副總統彈劾案、罷免案的提出權
(十一)對行政院覆議案的決議權。

三、立法程序

依據《中央法規標準法》,任何法律、條例都需經由立法院通過,並由總統公佈後始生效力。

在立法程序的第一步為「提案」。提案可由行政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立法委員或黨團提出,預算案則僅能由行政院長提出。提出草案後,會送交立法院內的程序委員會進行審議、列入議程報告事項。並經由院會「一讀」程序後,便可交由相關委員會進行審查,或由院會決定逕付二讀。

在委員會中對於提案,會聽取提案人報告、或邀請相關專業人士提出意見,經過討論後、達成決議,將議案送至二讀程序。在二讀程序中,會朗讀提案內容,針對內容進行深入討論,並可提出質疑和修正。最終決定將議案交付三讀程序、撤銷或送回程序委員會。

三讀程序中僅能就文字部分進行修正,若發現違憲或其他法律問題時,才可提出撤回或重新審議。三讀程序後便進行院會表決,若是通過便請總統於十天內公布,並交送相關行政部門辦理。行政院若覺得立法院所通過之法案窒礙難行,可請總統提請覆議,將法案重新交回立法院審議。

四、立法權與行政權之制衡

立法院掌握國家之立法大權,依《中華民國憲法》與《憲法增修條文》之相關規定,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窒礙難行,得經總統核可,於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則該接受決議。

而立法院可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聯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並經由記名投票,如有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不信任案,行政院院長得提出辭呈,並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若不信任案未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長提不信任案。

五、立法院組織架構

國會 

貳、參訪流程

 

DSCN4599  

今天來到立法院參訪,從三峽出發,一路上都是陰陰的天,我們只能祈求老天千萬不要下雨啊!經過40分鐘的車程,終於來到立法院。我們是從側門進入,由於當天有同學穿著拖鞋,被接待人員惡狠狠的阻攔而無法進入立法院,讓這趟參訪一開始便蒙上淡淡的不愉快。

 DSCN4607  

經過狹小的立法院側面,進入眼簾的就是議場了。可惜,我們暫時無法進入參觀,因為要去聽簡報,只能先拍拍照囉~


看完精美的簡報後,由前預算中心主人的張萬全張顧問以及另一位對議程相當熟稔的科長為我們舉行座談會,這是個非常特別的經驗,因為基本上簡報室是不能舉辦座談會的。
由於聽張顧問分享他豐富的經驗太忘我,以至於我們完全忘記要拍照片,只好從網路搜尋張顧問的照片了。

S  

其實我們對於立法院的運作停留在立委審議法案和拍桌對罵的記憶裡,對於立法院其他單位一無所悉,但是透過張顧問分享豐富的經驗,不但讓我們看到其他我們所不熟悉的公務員努力工作的成果,也了解在現實世界裡,有多少理論文字無法言說的不堪。

 DD  

終於,我們在結束座談會之後,進入了議場參觀。再參觀前先來張團體照啦~

 DSCN4614  

進入議場後,我們來到了二樓的記者旁聽席。由於時機有些敏感,所以我們無法進入立委議事的議場,我們都感到十分可惜。

DSCN4618  

這就是記者旁聽席看下去的議場,那裡的空間狹小,又擺放了許多腳架,不過或許也因為這些攝影器材,讓我們有突然化身專業記者的感覺呢!

 DSCN4631  

這是議場的俯瞰圖,在記者旁聽席反而能把議場的配置清楚的盡收眼底,平日記者在這裡便能輕易捕捉議場中的開議畫面。

 DSCN4616  

朱彥華老師跟我們講解議場的配置。注意到後面的塑膠牆了嗎?這是為了防止旁聽的民眾丟東西下去而設立的,老實說,雖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對於身為『民眾』的我來說,實在不太舒服。

DSCN4626  

議場正中央的位子,最中間、且最高的黃色座椅是立法院長的座位,而左邊的黃色座椅是副院長的座位,右邊黃色座椅是專為總統而設的。但中華民國目前並沒有任何總統赴立法院進行報告,所以尚未有總統坐過。

其餘座位為各部會首長的位置。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在照片最左邊、第一排的座椅,其實仔細看會發現它的椅背比其他座椅都來的高,那個座位是專屬行政院長的座椅,椅背設計較高以表示對行政院長的尊重。

 

 DSCN4637  

離開議場,我們到了委員研究大樓。或許大家對這個地方感到有些熟悉,因為這個大廳就是立委常常被記者包圍著發言的地方。

 DSCN4652  

在委員研究大樓一樓的立法院珍藏館中在舉辦『立法院珍貴史料展』,小小一間展間陳列許多立法院陳舊的資料。

DSCN4646  

這張是『修正國民參政會組織條例案』的文件,這是民國29年的文件。看到抗戰時期的文書資料,除了驚異於它能保存的如此完好,也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時代的滄桑感。

DSCN4659  

而在立法院珍藏館一旁有個不起眼的小門,進去後的小小空間,便是平常立法委員舉辦記者會的重要場所。其實很難想像在這個空間中,站滿了記者和攝影機會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最後,我們告別了委員大樓,也告別了立法院,結束了我們今日的參訪。

 

叁、參訪心得 

林佳慧:

    雖然我是行政系的學生,但是這卻是我第一次來參訪立法院,每每聽同學提到他們參訪立法院的點點滴滴,總會讓我滿溢羨慕之情,而我總算在朱老師的帶領下,來參加這我期盼已久的參訪。張顧問的座談會是整個參訪中我最愉快的時段,聽著有趣而精彩的故事,我彷彿看到了預算中心的公務員如何奮筆疾書,努力找出不法的情事,幫國家省下納稅人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而同學的提問實在太深奧了,一時半刻也理不出頭緒來,只能默默的聽著同學與張顧問一來一往的對話,努力思索。在我們來到委員研究大樓的電梯大廳時,我不禁比對著腦海中那些立法委員被媒體記者堵住、問那些他們不太想回答的問題的場景,想來是十分滑稽的場面。而該大樓舉辦的『立法院珍貴史料展』讓我十分欣喜,看著一頁頁的史料,在驚嘆資料的古老與書寫者精美絕倫的字跡的同時,也感受到立法院一步一步運作至今日的艱難與浩瀚。總體來說,除了無法下去議場讓我感非常遺憾之外,這是一趟很有趣的參訪,衷心期盼若下次我還有機會參訪立法院,屆時可以下到議場裡,感受一下當立法委員的感覺。

盧昱璇:

    這是我第二次來立法院參訪,和上回參訪的氛圍不太一樣,或許是經歷過太陽花學運後,立法院的氣氛變得更為小心謹慎。我們對於行政院的了解,幾乎僅止於電視新聞所提供的訊息。立法院的功能除了教課書最常提及的立法、監督政府等功能外,其實我們都不太了解其內部組織的運作和功能。但聽取張顧問們的演說,卻讓我們看到除了議場外的另一個面向。對立法院的了解,不再只是建構於立法委員在議場的畫面,也能看見在預算中心等地方,其他公務員的努力付出。
    而進入議場後,很可惜並不能像之前參訪時進入立法委員開議的地方,僅能從旁邊的樓梯進入了記者席。但沒想到在這裡卻更能將議場的樣貌看得更為仔細。我想若有機會,能坐在旁聽席上,觀看立法院會的實際情況,想必又是件更震撼的事情。而我們最後進入立法院珍藏館,雖然展場小小的,卻看到立法院在歷史蛻變中那些重要的資料。看著民國二十九年的《國民參政會組織條例》不經想到,台灣至今所獲的民主發展,也是這百年來眾人努力爭取的結果,確實得來不易。當年的組織條例至今已不適用,卻是民主發展的一項見證。近日當民眾質疑立法院無法充分代表民意、監督政府時,僅盼台灣公民、立法委員和各政府部門長官能回首這段歷史,珍惜我們所謂的民主精神,而不要輕易將之毀棄。

肆、工作分配

攝影、照片整理、參訪流程:林佳慧

立法院簡介、部落格製作:盧昱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朱彥華-議事實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